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咽癌放疗后遗症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中耳炎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适用于敏感菌导致的急性中耳炎,头孢呋辛酯片对化脓性中耳炎有效,左氧氟沙星滴耳液能缓解外耳道炎合并中耳感染。真菌性中耳炎需使用克霉唑乳膏或氟康唑胶囊。
针对放疗后咽鼓管狭窄导致的中耳负压,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或医院专业咽鼓管吹张治疗。每日重复进行3-4次自主鼓气练习,配合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阻塞。严重咽鼓管功能障碍者需使用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改善通气功能。
鼓室内积液超过3个月未吸收时,需在耳内镜下进行鼓膜穿刺抽液。术后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进水。反复积液者可考虑放置鼓室通气管,留置时间通常需要6-12个月。
放疗后听骨链固定或损坏导致的传导性耳聋,可通过听骨链重建手术改善。常见术式包括人工听骨植入、镫骨撼动术等。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时需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放疗后颞骨骨髓炎或放射性骨坏死需联合高压氧治疗,每周进行5次,连续4-6周。日常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湿润可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出现耳漏时及时清理分泌物,预防外耳道皮肤破损感染。
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监测中耳功能变化。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剧烈变化的活动,睡眠时抬高床头减少耳部充血。出现发热、剧烈耳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