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吃洋葱一般不会导致便秘,适量食用还可能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洋葱富含膳食纤维和低聚果糖,能刺激肠道蠕动并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洋葱含有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可吸收水分软化粪便,同时刺激肠壁加速蠕动。其含有的硫化物和低聚果糖能作为益生元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稳定。胃肠功能正常的人群每日摄入50-100克洋葱,通常不会引起排便异常,反而可能缓解轻度便秘。
部分人群食用洋葱后可能出现排便困难,主要与个体消化功能差异有关。洋葱中的刺激性成分可能使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症状加重,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胃肠胀气。消化功能较弱者建议将洋葱煮熟后食用,每次摄入量控制在30克以内。如既往有慢性便秘史,可观察食用洋葱后的排便变化调整摄入量。
日常饮食中可将洋葱与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搭配食用,如番茄、黄瓜、西蓝花等,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若调整饮食后便秘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腹痛腹胀,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