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阳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
肝病是否具有传染性需根据具体类型判断,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非病毒性肝病通常不传染。肝病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类型,其中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可通过不同途径传播。
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例如共用注射器、不规范医疗操作、无保护性行为等。这些病毒在患者血液、体液中的含量较高,接触破损皮肤或黏膜可能导致感染。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家庭成员建议接种疫苗。
非病毒性肝病如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由长期饮酒、代谢异常或药物毒性导致,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但部分非传染性肝病可能因共同诱因在家族中聚集出现,例如遗传代谢缺陷或相似生活习惯。此类患者无须隔离,但需针对病因调整生活方式,如戒酒、控制体重、停用肝毒性药物等。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肝功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高危行为,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传染性肝病。非传染性肝病患者应遵医嘱治疗,同时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