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感觉有虫子在爬建议就诊皮肤科或神经内科。该症状可能与皮肤疾病、神经系统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皮肤感觉异常、周围神经病变、寄生虫妄想症等。
皮肤科主要排查由皮肤疾病引起的异常感觉。皮肤干燥、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能导致局部瘙痒或蚁行感,伴随红斑、脱屑等症状。医生可能通过皮肤镜检查或过敏原检测明确病因,治疗可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若排除皮肤病变,需转诊其他科室。
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炎、腕管综合征等可能引发皮肤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刺痛或虫爬感。医生会通过肌电图、神经传导检查评估神经功能,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寄生虫妄想症患者会固执认为皮肤有寄生虫感染,尽管检查结果阴性。此类症状常与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相关,需心理评估干预,可能需服用奥氮平片等抗精神病药物。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疥疮、虱病等寄生虫感染确实可能引起皮肤虫爬感,伴随夜间瘙痒、丘疹或隧道样皮损。医生通过皮肤刮片镜检确诊,治疗需用硫磺软膏、伊维菌素片等杀虫药物。此类感染具有传染性,需同时处理衣物和环境。
甲状腺功能异常、尿毒症等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可引发皮肤干燥瘙痒,肾功能不全时尿素沉积刺激神经末梢。需检测甲状腺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控制原发病后症状多可缓解。
日常需避免过度抓挠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保持皮肤清洁湿润,使用无刺激沐浴产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或伴随发热、皮疹、肌无力等表现,应及时完善检查。心理因素引起者可通过冥想、规律作息缓解压力,家属应给予充分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