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结石性胆管炎的并发症主要有胆管梗阻、胆管炎性休克、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癌。结石性胆管炎是指胆管内结石导致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严重时可引发多种并发症。
胆管结石阻塞胆管后会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起胆汁淤积。患者可能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胆管梗阻还可能引发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治疗上需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或手术解除梗阻,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
严重胆管感染可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患者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和意识障碍。这种情况属于急危重症,需要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和液体复苏。常用抗生素包括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和甲硝唑注射液。
胆管炎可导致细菌经胆管逆行进入肝脏,形成单个或多个肝脓肿。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肝区疼痛和肝肿大。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进行经皮肝穿刺引流。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注射液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长期胆管梗阻和反复胆管炎可导致肝内胆管破坏,逐渐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肿大和肝功能衰竭。治疗上需要解除胆管梗阻,保护肝功能,可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
慢性胆管炎和胆管结石是胆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和腹部包块。确诊后需根据肿瘤分期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或放疗等治疗方式。常用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联合顺铂。
结石性胆管炎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暴饮暴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胆汁排泄。出现腹痛、发热或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CT检查可监测病情变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