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病人不吃饭怎么办

1.02万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衰病人不吃饭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营养补充剂、药物干预、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心衰病人食欲减退可能与胃肠淤血、药物副作用、代谢紊乱、心理因素、味觉改变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西蓝花等,减少高盐腌制食品摄入。将主食替换为杂粮粥、软面条等减轻胃肠负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心脏负荷,每日液体摄入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

2、少量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餐,每餐摄入量控制在200-300克。餐间可补充香蕉、蒸苹果等软质水果。进食时保持坐位或半卧位,餐后休息30分钟再平卧,有助于减轻进食后胸闷症状。

3、营养补充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等。对于严重营养不良者,可短期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等。

4、药物干预

由医生评估后使用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改善食欲,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若存在严重水肿,需调整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使用时间,避免影响进食。监测地高辛片血药浓度预防毒性反应导致的厌食。

5、心理疏导

长期疾病困扰可能导致抑郁性厌食,家属应陪伴进餐并营造轻松环境。必要时心理科会诊,考虑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参加心衰患者互助小组有助于改善负面情绪。

心衰患者日常需监测体重变化,记录每日出入量。食物烹饪宜采用蒸煮方式,避免油炸辛辣刺激。家属应观察患者进食时的面色、呼吸等体征,若出现明显气促或SpO2下降需暂停进食。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白蛋白等指标,营养科随诊调整膳食方案。注意口腔清洁,餐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保持适度床边活动,如踝泵运动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