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动力不足可能由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肌炎、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心脏动力不足通常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心肌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绞痛、活动后胸闷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改善供血,必要时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力衰竭可能与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严重时需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肌炎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发热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
贫血可能与铁元素缺乏、造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叶酸片等补血药物,日常需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与自身免疫损伤、甲状腺手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怕冷、体重增加等症状。治疗需长期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心脏动力不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下肢水肿明显需立即就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