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淋巴引流主要通过促进淋巴液循环帮助清除代谢废物、增强免疫力、减轻水肿及辅助排毒,是人体重要的生理调节机制。
淋巴系统通过毛细淋巴管收集组织间隙中的多余蛋白质、细胞碎片及代谢产物,经淋巴管运输至淋巴结过滤后进入血液循环。这一过程可减少局部炎症反应,避免代谢废物堆积对组织造成损害。长期久坐或术后患者易出现淋巴回流受阻,手动淋巴引流可作为辅助手段改善局部循环。
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能识别并吞噬病原体,引流过程中淋巴液流速加快可使免疫细胞更高效地分布于全身。肿瘤患者放疗后常采用低频脉冲治疗仪促进淋巴回流,有助于提升免疫监视功能。
当淋巴管阻塞或静脉压增高时,组织液回流受阻会形成淋巴水肿。通过从远端向近端规律按压的引流手法,可增加淋巴管收缩频率,改善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等病症。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联合引流效果更显著。
皮肤中的毒素和重金属离子可通过淋巴液转运至肝脏分解。桑拿或运动后配合颈部淋巴结按摩,能加速脂溶性毒素经胆汁排泄。但肾功能不全者需避免过度引流导致代谢负担加重。
整形外科手术常破坏局部淋巴管网,规范化的引流护理能预防血清肿形成。吸脂术后采用负压引流装置结合手法按摩,可减少纤维粘连,加速创面愈合。需注意避免感染,引流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日常可通过低强度有氧锻炼如游泳、瑜伽等自然促进淋巴循环,避免穿过紧衣物压迫淋巴结区域。若出现持续不对称水肿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需排查丝虫病、肿瘤转移等病理性因素。进行专业淋巴引流前应评估凝血功能,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禁用加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