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腹膜炎患者采取半卧位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炎症扩散、促进腹腔积液引流、缓解膈肌受压。半卧位可通过重力作用使炎性渗出液积聚于盆腔,降低毒素吸收风险,同时改善呼吸功能。
腹膜炎时腹腔内炎性渗出物可能随体位流动。半卧位约30-45度时,盆腔成为腹腔最低位,有利于炎性液体局限化。盆腔腹膜吸收能力较弱,可减少细菌毒素入血概率。该体位还能避免膈肌过度上抬,减轻对心肺的压迫,尤其适用于合并呼吸困难的病例。部分患者采取半卧位后腹痛症状可能有所缓解。
特殊情况下需调整体位。严重休克患者需平卧以保证脑部供血,脊柱损伤者需保持轴线翻身。肠梗阻未解除时,半卧位可能加重肠管扩张。部分术后患者因伤口疼痛无法维持半卧,可适当垫高头部。存在颅内压增高者需谨慎评估体位改变的影响。
除体位管理外,腹膜炎患者需严格禁食,通过胃肠减压减少消化液刺激。静脉营养支持可维持能量供给,抗生素治疗应覆盖常见致病菌。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记录腹腔引流液性状。出现意识改变、尿量减少等表现时需警惕感染性休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位调整,避免自行改变体位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