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胆肿瘤术前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身体状况、肿瘤特征及手术可行性。
血常规检查通过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指标,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凝血异常。肝胆肿瘤患者可能因长期消耗出现贫血,或因胆道梗阻导致白细胞升高。术前纠正贫血可降低手术风险,异常白细胞计数需排查感染灶。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反映肝脏代谢和合成能力。肝胆肿瘤常伴随转氨酶升高或胆红素异常,严重肝功能损害可能需先进行保肝治疗。白蛋白水平低于30g/L时需营养支持,以促进术后恢复。
腹部超声、CT或MRI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血管的关系,评估手术切除范围。增强CT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MRI对胆道系统显像更清晰。部分患者需进行PET-CT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甲胎蛋白和CA19-9是肝胆肿瘤常用标志物,术前水平可作为预后参考。甲胎蛋白显著升高多见于肝细胞癌,CA19-9升高常见于胆管细胞癌。术后定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
肝胆疾病易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术前需检测PT、APTT和纤维蛋白原。严重凝血功能障碍需补充维生素K或新鲜冰冻血浆,避免术中大出血。肝硬化患者还需评估Child-Pugh分级。
术前1周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但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手术前8小时需禁食禁水,术后早期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黄疸、腹胀等症状及时就医。根据病理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必要时配合放疗或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