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

5.52万次浏览

张海洲 副主任医师

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预防淋巴水肿可通过控制感染风险、避免肢体损伤、适度运动、保持皮肤清洁、管理慢性疾病等方式实现。淋巴水肿通常由淋巴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导致,表现为肢体肿胀、皮肤增厚等症状。

1、控制感染风险

淋巴系统受损后易继发感染,可能加重水肿。日常需避免蚊虫叮咬、足癣等皮肤破损,出现伤口及时消毒处理。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降低感染概率。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避免肢体损伤

外伤或手术可能直接损伤淋巴管,乳腺癌术后患者需避免患侧抽血、测血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乘坐飞机时穿戴弹力袖套。肿瘤患者放疗后需保护照射区域皮肤,防止纤维化加重淋巴回流障碍。

3、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低冲击运动如游泳、瑜伽可促进淋巴液回流,运动时穿戴医用压力袜。避免举重等剧烈运动增加静脉压。术后患者可进行专业淋巴引流操,由远端向近心端轻柔按摩,配合深呼吸增强胸导管泵血功能。

4、保持皮肤清洁

每日用中性洗剂清洁皮肤,沐浴后涂抹保湿霜预防皲裂。修剪指甲避免倒刺,处理家务时戴防护手套。丝虫病患者需重点防护下肢,穿宽松透气衣物。出现皮肤发红时需警惕丹毒,及时就医使用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治疗。

5、管理慢性疾病

控制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基础病可减轻静脉高压对淋巴系统的压力。肥胖患者需减重降低肢体负荷,限制每日钠盐摄入。恶性肿瘤患者定期复查,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患者需终身穿戴压力衣,必要时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淋巴系统功能评估,术后患者坚持终身随访。日常抬高患肢促进回流,睡眠时垫高肢体15-20厘米。选择宽松无束缚的衣物鞋袜,避免高温环境加重血管扩张。出现进行性肿胀、皮肤橘皮样改变时,应及时至血管外科或淋巴专科就诊,通过生物阻抗分析等检查明确分期,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