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幼儿发烧38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贴、遵医嘱用药等方式退烧。幼儿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因素、脱水、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
使用温水擦拭幼儿的额头、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度,减少衣物包裹。物理降温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度且精神状态良好的情况,若幼儿出现寒战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苹果泥等,少量多餐。避免高糖、高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发热期间胃肠功能减弱,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或口服补液盐,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每2-3小时喂食温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计算。观察排尿次数和颜色,若6小时内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
将退热贴敷于幼儿前额或后颈,每4-6小时更换一次。退热贴通过水凝胶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适合作为辅助降温措施。使用时需避开眼睛和口鼻,皮肤过敏者禁用。若体温持续不降需结合其他退热方式。
体温超过38.5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两次用药间隔需大于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严禁交替使用不同退热药或自行增加剂量。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变化。
保持幼儿卧床休息,监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并记录。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抽搐、意识模糊等警示症状。发热期间避免剧烈活动或过度保暖。若体温持续3天未退或超过39度,伴随呕吐、呼吸急促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注意手部卫生和居所消毒,按计划完成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