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上有黄色膜状物

7934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眼球上出现黄色膜状物可能是结膜黄斑或睑裂斑,通常与紫外线暴露或年龄增长有关。这种情况主要有结膜黄斑、睑裂斑、翼状胬肉、结膜下出血、黄疸等因素引起。

1、结膜黄斑

结膜黄斑是结膜组织中的黄色沉积物,多位于眼白靠近黑眼珠处。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或年龄增长有关,通常不会影响视力。结膜黄斑一般无须治疗,若影响外观可考虑手术切除。日常需注意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2、睑裂斑

睑裂斑是结膜组织的良性增生,呈三角形黄色隆起,常见于鼻侧睑裂区。发病与风沙刺激或紫外线照射相关,可能伴随轻微异物感。症状明显时可使用人工泪液缓解,严重者需手术切除。建议减少户外强光暴露,保持眼部清洁。

3、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是结膜纤维血管组织向角膜生长的病变,初期呈黄白色三角形膜状物。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或慢性炎症有关,伴随充血、畏光等症状。早期可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进展期需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

4、结膜下出血

结膜下出血吸收期可能出现黄褐色改变,多由外伤、咳嗽或高血压导致。初期表现为鲜红色片状出血,后期逐渐转为黄色。通常2-3周可自行吸收,急性期可冷敷,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监测血压变化。

5、黄疸

全身性黄疸可能导致巩膜黄染,常见于肝胆疾病或溶血性疾病。伴随皮肤发黄、尿液深黄等症状,需检测胆红素水平。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病毒性肝炎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复方甘草酸苷片,胆道梗阻需解除梗阻手术。

日常需注意眼部防晒,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长时间强光暴露。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出现视力下降、疼痛或黄染扩散时应及时就诊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肝功能检测。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