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道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7934次浏览

黄钟明 副主任医师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急性尿道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尿道损伤、泌尿系统结石、邻近器官炎症扩散、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急性尿道炎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等方式缓解。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急性尿道炎最常见的原因,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这些细菌可通过性接触、尿道逆行感染等途径侵入尿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尿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临床常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完成疗程。

2、尿道损伤

导尿、尿道器械检查等医疗操作可能造成尿道黏膜机械性损伤,增加感染风险。性生活过于剧烈也可能导致尿道微小裂伤。损伤后的尿道局部防御功能下降,易继发细菌感染。这类患者除尿路刺激症状外,还可能发现血尿。治疗需结合抗感染与黏膜修复,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缓解排尿不适。

3、泌尿系统结石

尿道或膀胱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尿道黏膜,结石嵌顿还会造成尿流梗阻,导致尿液滞留和细菌滋生。患者常伴有排尿中断、下腹绞痛等症状。除抗感染治疗外,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出结石。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但需根据结石成分针对性用药。

4、邻近器官炎症扩散

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通过淋巴或直接蔓延波及尿道。女性因尿道短且邻近阴道,更易发生此类感染。这类患者往往先有原发病症状,后出现尿道炎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灶,如细菌性阴道炎可联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和尿道炎抗生素。

5、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过度疲劳等情况会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尿道正常菌群失衡,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尿道炎,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除规范抗感染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

预防急性尿道炎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长时间憋尿。女性应注意从前向后清洁会阴,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黏膜抵抗力。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腰背痛等表现,须立即就医排除上行感染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