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引起小孩肝风内动

3.04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孩肝风内动可能与遗传因素、高热惊厥、脑部感染、代谢异常、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肝风内动是中医术语,指肝阳上亢或肝血不足导致肢体抽搐、眩晕等症状,西医常见于小儿惊厥、癫痫等疾病。

1、遗传因素

部分癫痫综合征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患儿可能出现突发性肢体强直或抽搐,发作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确诊后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左乙拉西坦片、拉莫三嗪分散片等。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诊,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2、高热惊厥

6个月至5岁儿童体温骤升可能诱发单纯性热性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和四肢抽动。发作时应侧卧防止窒息,物理降温后通常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者需排除脑膜炎等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家长需掌握体温监测和退热贴使用方法,发热超过38.5℃及时服用布洛芬混悬液。

3、脑部感染

病毒性脑炎或化脓性脑膜炎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持续性抽搐伴喷射性呕吐。需通过腰穿检查确诊,急性期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恢复期可能出现运动障碍后遗症,需配合针灸和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

4、代谢异常

低钙血症或低镁血症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手足搐搦和喉痉挛。静脉补钙需在心电监护下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日常需补充维生素D滴剂促进钙吸收。先天性代谢病如苯丙酮尿症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家长应定期检测血氨基酸水平。

5、药物中毒

误服抗精神病药或抗组胺药可能引发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角弓反张和震颤。急性中毒需洗胃后使用活性炭颗粒吸附毒素,严重者静脉滴注氟马西尼注射液拮抗。家长应将药品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位置,误服后立即携带药品包装就医。

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含镁食物如香蕉和深绿色蔬菜。发作期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形式,视频记录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避免擅自使用镇惊熄风类中药,所有治疗需在儿科或神经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定期进行脑电图和血生化检查,排除潜在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