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底多间隙感染怎么护理

7934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口底多间隙感染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调整饮食结构、局部冷敷、遵医嘱用药、监测病情变化等方式护理。口底多间隙感染通常由牙源性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邻近组织炎症扩散、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3-4次,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损伤感染区域。舌苔过厚时可使用刮舌器清理,减少细菌滋生。口腔黏膜破损处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2、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温度控制在40℃以下。避免辛辣刺激及坚硬食物,减少咀嚼动作。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和蛋白粉,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严重肿胀时可短期采用鼻饲营养支持。

3、局部冷敷

急性期用冰袋包裹毛巾外敷颌下区,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冷敷时观察皮肤颜色,防止冻伤。48小时后若肿胀可改用硫酸镁溶液湿敷,将50%硫酸镁注射液浸湿纱布外敷患处。禁止自行穿刺或挤压肿胀部位。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需按疗程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厌氧菌感染联合使用奥硝唑胶囊。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洛索洛芬钠片,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减轻水肿。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循处方剂量和使用周期。

5、监测病情变化

每日测量体温3次,记录张口度和吞咽困难程度。观察有无呼吸困难、颈部肿胀加重等卢德维希咽峡炎征兆。使用卷尺测量颌下区肿胀范围并拍照记录。若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定期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

护理期间保持半卧位休息,枕头高度15-20厘米利于静脉回流。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康复阶段逐步进行颈部主动活动训练,从左右侧屈开始每日3组。避免受凉感冒和过度疲劳,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两周内禁止游泳、潜水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复查CT评估脓腔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