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4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功能评估明确诊断,主要包括腮腺超声、唾液腺造影、CT或MRI检查、血常规及唾液分析等。

1、腮腺超声

高频超声可直观显示腮腺导管扩张、结石或狭窄等结构异常,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典型表现为导管内强回声伴声影提示结石,导管壁增厚提示慢性炎症。超声还能评估腺体血流信号,辅助判断炎症活动程度。

2、唾液腺造影

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后拍摄X线片,能清晰显示导管系统全貌。造影可见主导管扩张呈腊肠样改变,末梢导管囊状扩张呈葡萄串征,部分病例可见造影剂滞留或充盈缺损。该检查对导管狭窄定位和结石诊断具有特异性。

3、CT或MRI检查

CT能检出微小钙化灶及骨质改变,三维重建技术可立体显示导管走行。MRI软组织分辨率高,T2加权像上扩张导管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鉴别肿瘤性病变。两者均适用于复杂病例或术前评估。

4、血常规检查

急性发作期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慢性期多无显著异常。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反映炎症活动度,合并感染时降钙素原可能升高。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需抗生素干预。

5、唾液分析

收集静息及刺激状态下的唾液,检测分泌量、pH值及电解质浓度。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常表现为分泌量减少、钠氯离子浓度升高。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细胞学检查发现大量炎症细胞支持诊断。

确诊后需避免酸辣食物刺激腺体,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急性期可局部热敷促进分泌物排出,反复发作或导管严重狭窄者需考虑内镜或手术治疗。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合并口干症状时可使用促泌剂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