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有白点可能是釉质脱矿、氟斑牙、龋齿早期、牙釉质发育不全或牙齿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涂氟、树脂渗透、牙齿贴面、龋齿充填或牙齿美白等方式治疗。
长期口腔清洁不足导致牙菌斑堆积,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形成白垩色斑点。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不透明白斑,常见于正畸托槽周围。治疗需加强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含氟牙膏使用,医生可能建议局部涂氟或树脂渗透治疗。
儿童期摄入过量氟化物干扰釉质形成,导致牙面出现云雾状白斑或条纹。轻症无需处理,影响美观时可选择微研磨、冷光美白或瓷贴面修复。日常应控制含氟牙膏用量,6岁以下儿童建议使用豌豆大小牙膏。
细菌产酸破坏釉质表层结构形成白垩斑,常见于牙颈部或咬合面。白斑区域质地粗糙,可能伴随冷热敏感。需尽早进行龋齿充填治疗,可使用3M Z350树脂或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同时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
婴幼儿期全身性疾病或营养不良导致釉质基质分泌异常,表现为牙齿萌出时即存在对称性白斑或凹陷。轻度可观察,严重缺损需复合树脂修复或全冠修复。建议孕期及儿童保证钙磷维生素D营养,避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
撞击导致釉质内裂纹或矿化异常,形成局限型白斑。可能伴随牙髓充血症状,需拍摄牙片排除根折。微裂纹可通过渗透树脂封闭,严重缺损需牙体修复。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可预防外伤发生。
发现牙齿白点应就诊口腔科明确病因,避免自行使用酸性美白产品加重脱矿。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邻面,每半年进行专业检查。儿童需控制碳酸饮料摄入,正畸患者要特别加强托槽周围清洁。釉质脱矿早期干预可有效阻止病变进展,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龋齿或牙体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