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脏病患者出现脚肿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通常与心力衰竭有关,需及时就医评估。脚肿可能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静脉回流受阻或体液潴留引起,严重时可伴随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等症状。
心脏功能减退时,右心衰竭会导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血液回流受阻,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多从足踝开始向上蔓延。长期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基础心脏病未规范治疗时更易出现此类症状。轻度水肿可能仅表现为下午脚踝轻微肿胀,休息后缓解。若水肿持续加重并扩散至小腿甚至大腿,伴有体重短期内明显增加,提示体液潴留严重。此时心脏负荷进一步增大,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危象。
少数情况下,脚肿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相关,如钙通道阻滞剂类降压药可引起踝部水肿。但心脏病患者新发水肿时,应优先考虑心功能恶化。合并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或下肢静脉血栓时,水肿程度可能更显著。若脚肿同时出现皮肤发绀、溃疡或单侧肢体突然肿胀,需警惕静脉栓塞或淋巴回流障碍等并发症。
心脏病患者日常需每日监测体重和水肿变化,限制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避免长时间站立。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帮助排水,同时配合地高辛片等强心药物改善泵血功能。若水肿伴随胸闷气促无法平卧,应立即急诊处理,避免延误急性心衰抢救时机。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NT-proBNP等指标,动态评估心脏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