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麻腮风疫苗接种后反复发烧六七天属于较常见的疫苗反应,通常与免疫系统激活有关,但需警惕继发感染等特殊情况。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的三联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持续1-3天为典型反应。若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可能。
接种后发热多出现在疫苗注射后5-12天内,与疫苗病毒株在体内复制引发的免疫应答相关。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波动,可能伴随轻微皮疹、食欲减退。此时可通过物理降温、多饮水、保持休息缓解症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观察发热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咳嗽、呕吐或精神萎靡,这些表现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检查。
持续发热超过5天或高热不退时,需排除细菌感染、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疫苗接种后免疫系统暂时性功能抑制可能增加继发感染概率。血常规检查可帮助鉴别病毒性或细菌性发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判断感染类型。对于免疫缺陷患儿或接种时已存在潜在感染者,发热持续时间可能延长。
接种麻腮风疫苗后应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发热期间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若发热伴随抽搐、意识模糊或皮疹扩散至全身,应立即就医。疫苗接种后2周内避免接触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