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梗性肾病怎么治疗

1.45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阻梗性肾病可通过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阻梗性肾病通常由尿路结石、肿瘤压迫、前列腺增生、先天性畸形及炎症狭窄等原因引起。

1、解除梗阻

解除梗阻是阻梗性肾病的首要治疗目标。对于急性完全性梗阻,需立即通过留置导尿管、输尿管支架或经皮肾造瘘等方式引流尿液,避免肾实质持续受压。部分性梗阻患者可通过调整体位、增加液体摄入促进自然排空。梗阻解除后需监测尿量变化及肾功能恢复情况。

2、控制感染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严重感染伴脓毒血症者需静脉给药,同时加强尿液引流。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及尿培养,感染控制后仍需维持性抗感染治疗1-2周。

3、保护肾功能

长期梗阻可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及间质纤维化。可使用肾康注射液改善肾脏微循环,配合复方α-酮酸片减少氮质血症。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g/kg/d,避免高钾食物。动态监测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变化。

4、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特异性药物:尿酸结石患者服用别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胱氨酸结石者使用青霉胺胶囊碱化尿液。前列腺增生所致梗阻可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平滑肌。疼痛明显时临时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对症处理。

5、手术治疗

对于解剖结构异常或顽固性梗阻,需行输尿管镜碎石术、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等微创手术。恶性肿瘤压迫需联合肿瘤切除及尿流改道术。术后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尿路造影,评估梗阻复发风险。

阻梗性肾病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尿量2000ml以上,限制钠盐摄入避免水肿。观察尿液颜色及排尿通畅度,出现发热、腰痛或无尿应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及泌尿系影像学。长期随访中需注意高血压及贫血等慢性肾病并发症的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