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每天都感觉到很烦躁可能与情绪压力、睡眠不足、内分泌失调、焦虑症、抑郁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作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或家庭矛盾中,可能引发持续烦躁感。大脑皮质层持续紧张会导致情绪调节功能紊乱,表现为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等方式释放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
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会降低前额叶皮层对杏仁核的调控能力,导致情绪控制力下降。伴随日间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需保持22点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尝试酸枣仁汤等安神食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围绝经期激素波动会直接影响情绪中枢。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伴烦躁,血清检查可见TSH异常。需遵医嘱使用甲巯咪唑片、雌二醇凝胶等药物,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常有无明确对象的烦躁感,与γ-氨基丁酸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典型表现包括坐立不安、肌肉紧张。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片、劳拉西泮片等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抑郁发作时5-羟色胺水平降低会导致持续心境低落与烦躁交替出现。
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户外散步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上增加深海鱼、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自杀念头,须立即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能有效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但切忌自行服用镇静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