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输尿管结石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饮水量、避免憋尿、适度运动以及定期复查。输尿管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饮食因素以及药物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输尿管结石患者应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巧克力、坚果类食品,同时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以降低尿酸结石的形成概率。增加富含枸橼酸的水果,如柠檬、橙子,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避免过量摄入钠盐,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减少钙盐结石的风险。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有助于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减少结石形成和促进小结石排出。可适量饮用柠檬水或淡绿茶,但避免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夜间也应适当补水,防止尿液过度浓缩。
长时间憋尿会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结晶沉积和细菌滋生的概率,可能加重结石或引发尿路感染。建议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每2-3小时排尿一次。尤其注意避免在久坐或长途旅行中忽视排尿需求。
适当进行跳跃、慢跑等运动可通过重力作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结石移位导致的剧烈疼痛。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每日坚持30分钟。若结石较大或伴有肾积水,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方式。
即使无症状也需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统超声或CT,监测结石大小和位置变化。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血尿加重,应立即就医。既往有结石病史者应每年检测血尿酸、尿钙等代谢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输尿管结石患者需长期坚持低盐、低脂、低嘌呤饮食,每日均衡分配饮水时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减少熬夜和过度疲劳。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调整饮食方案,如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草酸摄入,尿酸结石患者可适当碱化尿液。若需服用排石药物,应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