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培养排便习惯、增加运动量、腹部按摩、补充益生菌等方式预防。便秘可能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肠道菌群紊乱、排便反射未建立等因素有关。
适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有助于补充膳食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推荐选择西蓝花、苹果、燕麦等食物,同时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过多食用精制米面及高脂肪食物,婴幼儿可适当添加含有低聚果糖的辅食。
固定时间引导儿童坐便盆,早餐后30分钟内是较佳排便时段。家长需耐心陪伴,每次训练不超过10分钟,避免强迫行为。对已出现便秘的儿童,可采用脚凳垫高膝盖的姿势帮助放松盆底肌。
每日进行60分钟以上爬行、跑跳等运动能刺激肠道蠕动。婴儿可做被动操,顺时针按摩腹部配合蹬腿动作。学龄前儿童可通过游戏形式增加活动量,减少久坐时间。
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配合婴儿润肤油使用。按摩力度需轻柔,每次持续5-10分钟,建议在洗澡后或睡前进行。注意观察儿童反应,出现不适需立即停止。
选择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特定菌株制剂,可帮助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发酵乳制品如无糖酸奶也可作为日常补充来源。
预防小儿便秘需长期坚持综合干预,家长应记录排便频率和性状变化。若出现超过3天未排便、粪便带血或伴随哭闹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避免频繁使用开塞露等刺激性通便手段,2岁以上儿童可偶尔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渗透性缓泻剂,但须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