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呼吸时耳朵呼呼响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外耳道异物、中耳炎、鼻窦炎、神经性耳鸣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呼吸方式、清理耳道、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鼻咽部的通道,当感冒或过敏导致鼻黏膜肿胀时,可能引起咽鼓管开合异常。表现为耳闷、呼吸时气流声传导增强,可能伴随听力下降。可通过捏鼻鼓气法促进咽鼓管开放,或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减轻黏膜水肿。
耵聍栓塞或微小异物堵塞外耳道时,呼吸气流通过狭窄空间会产生湍流音。常伴有耳道瘙痒感,自行掏耳可能加重堵塞。建议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由医生清理,避免使用尖锐工具掏挖。
急性中耳炎时鼓室积液会影响声音传导,呼吸时可能感知液体震动声。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伴随耳痛、发热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抗感染,配合布洛芬混悬滴剂缓解疼痛。
鼻窦分泌物倒流至鼻咽部时,可能刺激咽鼓管开口处黏膜,导致呼吸时耳部出现气过水声。常见鼻塞、脓涕等症状,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分泌物,配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减轻炎症。
内耳微循环障碍或听神经异常放电时,可能将正常呼吸声误判为异常声响。多见于长期噪音暴露或精神紧张人群,需通过纯音测听确诊。甲钴胺片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可改善内耳血供。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或快速体位变化,游泳时佩戴耳塞防止进水。若耳鸣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眩晕、听力骤降,需及时进行声导抗测试和颞骨CT检查。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控制咖啡因摄入,噪声环境下使用防护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