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休克是什么原因

3.73万次浏览

刘爱华 主任医师

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大面积烧伤休克通常由体液丢失过多、炎症反应过度、疼痛刺激强烈、感染风险增加、器官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烧伤后皮肤屏障受损导致大量血浆渗出,血容量骤减引发循环衰竭,同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会进一步加重休克。

1、体液丢失过多

大面积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和电解质通过创面大量渗出,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每小时可丢失体重百分之一的体液,引发低血容量性休克。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晶体液与胶体液,常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羟乙基淀粉溶液维持灌注压。

2、炎症反应过度

烧伤组织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性介质,触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这些物质导致血管扩张、微血栓形成,加重组织缺氧。临床需监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早期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抑制过度炎症。

3、疼痛刺激强烈

皮肤神经末梢广泛暴露造成剧烈疼痛,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持续疼痛可导致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增加心肌耗氧量。建议静脉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或芬太尼透皮贴剂控制疼痛,同时减少应激反应。

4、感染风险增加

皮肤完整性破坏后细菌易侵入血流,内毒素释放诱发感染性休克。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病原体。需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创面定期采样培养指导抗生素使用。

5、器官功能障碍

持续低灌注会导致急性肾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器官衰竭。心肌抑制因子堆积造成心输出量下降,需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维持心功能。同时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清除炎症介质。

大面积休克患者需严格监测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及血气分析,早期进行液体复苏时注意避免肺水肿。创面处理应遵循无菌原则,采用银离子敷料覆盖。恢复期需补充白蛋白注射液纠正低蛋白血症,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维持正氮平衡。建议转诊至烧伤专科中心进行系统治疗,康复阶段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预防关节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