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胃溃疡病人通常需要流质饮食,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并促进溃疡愈合。胃溃疡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上腹痛、反酸、嗳气等症状。
胃溃疡急性发作时,流质饮食可减少食物对溃疡面的机械刺激。米汤、藕粉、过滤后的蔬菜汁等低纤维流质食物能提供基础热量,同时避免加重胃黏膜损伤。若伴随出血,需严格禁食后逐步过渡到冷流质饮食,如低温牛奶、稀藕粉,以降低再出血风险。病情稳定后可从半流质饮食开始尝试,如蒸蛋羹、烂面条,逐步恢复普通饮食。合并幽门梗阻时需完全流质饮食配合胃肠减压,防止食物滞留加重呕吐。
部分胃溃疡患者若无明显出血或梗阻症状,经医生评估后可选择低渣半流质饮食。质地细软的豆腐脑、山药泥等食物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可减少进食次数对胃部的刺激。但需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限制粗纤维及油炸食品。胃溃疡愈合期仍要维持少食多餐原则,每日5-6餐为宜,每餐控制在200-300毫升流质食物。
胃溃疡患者应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方案。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注意餐具消毒以预防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