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婴儿脸摔肿了可通过冷敷、热敷、药物外敷、保持局部清洁、调整睡姿等方式消肿。脸肿可能与局部软组织损伤、毛细血管破裂、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摔伤后24小时内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肿胀处,每次5-1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时家长需固定婴儿头部避免移动。
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敷脸,温度控制在40℃以下,每日3-4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热敷前家长需测试温度,避开眼睛和口鼻部位,热敷后保持皮肤干燥。
遵医嘱可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或外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减轻炎症反应。皮肤完整时可涂抹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化瘀。药物使用前需清洁双手,避开破损皮肤,用药后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柔清洁肿胀部位,每日2-3次,动作需轻柔。清洁后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搔抓。如出现皮肤破损,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家长需修剪婴儿指甲防止抓伤。
睡眠时将婴儿头部垫高15-30度,采用健侧卧位避免压迫肿胀部位。选择透气柔软的枕巾,定期更换体位。哺乳时避免压迫患处,喂奶后检查面部受压情况。
日常需观察肿胀变化,如出现持续增大、皮肤发紫、发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避免剧烈摇晃婴儿,减少患处触碰。哺乳期母亲可适量增加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强光刺激婴儿眼睛。若48小时后肿胀未缓解或出现异常分泌物,应前往儿科或急诊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