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房颤可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检查、运动负荷试验等方式检查。房颤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肺病、酗酒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气短等症状。
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首选检查,能够记录心脏电活动并显示异常心律。房颤在心电图上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该检查无创、快捷,适用于门诊或急诊筛查。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能需结合动态心电图提高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监测心电活动,可捕捉阵发性房颤。适用于症状间歇性出现或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异常的患者。检查期间需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分析心电图变化与症状的关联。部分新型设备可延长监测至7天,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如左房扩大、瓣膜病变等房颤常见病因。经胸超声能测量左房内径、左室功能,经食道超声更易发现左心耳血栓。该检查对制定抗凝策略具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拟行复律或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
血液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项目,可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低钾血症等诱因。D-二聚体检测有助于评估血栓风险,肝功能检查可指导抗凝药物选择。对于新发房颤患者,需常规筛查是否存在可逆性病因。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运动诱发心率变化,观察是否出现房颤或心肌缺血。适用于运动相关心悸患者,可鉴别房颤与窦性心动过速。检查需在医生监护下进行,严重心力衰竭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禁用。
确诊房颤后应限制酒精及咖啡因摄入,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定期监测心率与心律变化,出现持续心悸或晕厥需立即就医。房颤患者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竞技性体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