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干涩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干燥、皮肤屏障受损、维生素缺乏、皮肤病等因素有关。皮肤干涩通常表现为紧绷、脱屑、瘙痒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保湿产品、补充营养等方式改善。
部分人群因遗传性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皮脂腺分泌较少,容易出现皮肤干涩。这类情况需长期加强保湿护理,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护肤品,避免过度清洁。遗传性皮肤干燥通常伴随鱼鳞病等疾病,表现为皮肤鳞屑增多,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药物辅助治疗。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长期处于空调房等干燥空间,会导致皮肤水分蒸发过快。建议使用加湿器维持环境湿度,减少热水洗脸频率,洗澡后及时使用凡士林、绵羊油等封闭性保湿剂。寒冷地区户外活动时需做好防风防护,避免冷风直接刺激皮肤。
频繁去角质、过度清洁或使用碱性洗护产品会破坏皮肤角质层。表现为洗脸后紧绷感明显,可能伴随泛红敏感。应改用氨基酸类温和洁面产品,停止使用磨砂膏,每日涂抹含角鲨烷的修复霜。合并皮炎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但须遵医嘱控制疗程。
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族或必需脂肪酸会影响皮脂膜形成。日常可增加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的摄入,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复合维生素B片。伴随口角炎或毛发干燥时,需排查是否合并缺铁性贫血等基础问题。
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疾病会导致皮肤异常干燥脱屑,通常伴随红斑、丘疹等皮损。需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卡泊三醇软膏等药物控制原发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皮肤干涩,需完善血糖、甲功等检查。
日常应避免使用含酒精、香精的护肤品,洗澡水温控制在38℃以下,每周敷2-3次保湿面膜。冬季可增加饮水量,适当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食物。若干涩持续加重或出现皲裂出血,需及时就医排查真菌感染、慢性湿疹等继发问题。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的患者应定期复诊评估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