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一般建议在餐后1-2小时进行适度运动,此时血糖水平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餐后1小时左右开始运动能有效利用食物消化吸收后的血糖峰值,促进葡萄糖代谢。快走、太极拳等低至中等强度运动适合这一时段,可避免运动后低血糖风险。运动时长控制在30-60分钟为宜,注意监测运动前后血糖值,若餐后血糖超过13.9mmol/L或存在酮症时应暂缓运动。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避免清晨空腹运动,因此时段血液黏稠度高且血压波动大。
部分患者可能因胰岛素使用或个体差异需要调整运动时间。使用速效胰岛素者需避开药效高峰时段,预防运动诱发低血糖。存在自主神经病变者应避免高温时段运动,防止脱水或体温调节异常。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分多次短时运动,每次15-20分钟,分散在早中晚餐后。
运动前后需补充适量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应对低血糖。建议穿戴透气运动鞋袜保护足部,运动后检查双脚有无损伤。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运动方案,配合血糖监测与饮食管理,形成个体化的运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