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700度意味着什么

7934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近视700度属于高度近视,意味着眼轴明显延长、视网膜变薄,可能伴随眼底病变风险增加。高度近视主要由遗传因素、长期近距离用眼、巩膜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视力模糊、视疲劳、夜间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

近视700度的患者眼球结构已发生显著改变,眼轴长度通常超过26毫米。这种情况下,光线无法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远视力严重下降。日常需依赖矫正眼镜或隐形眼镜,但矫正后仍可能出现视物变形、眩光等问题。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周边部容易出现变性区,玻璃体液化概率增高,轻微外伤可能诱发视网膜裂孔。

约三成高度近视患者会并发病理性改变,包括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萎缩等。这些病变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特别是黄斑区出血或萎缩将直接影响中心视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飞蚊症突然加重、闪光感等视网膜脱离前兆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查。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拳击等可能引发视网膜震荡的活动。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重点关注视网膜周边部情况。日常注意控制用眼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环境光线须充足均衡。可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避免吸烟及高糖饮食。若突然出现视野缺损、视物变形等症状,须24小时内就诊眼科排查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