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是怎么治疗

7934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腹膜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腹腔引流、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腹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消化道穿孔、外伤、腹腔脏器炎症扩散、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急性期需绝对禁食并通过鼻胃管减压,减少消化液刺激腹膜。胃肠减压能缓解腹胀呕吐,避免消化道内容物继续污染腹腔。治疗期间需静脉补充水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严重感染需联合用药,疗程需持续至症状完全缓解。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

3、腹腔引流

对于腹腔积脓患者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或手术放置引流管。引流可减少毒素吸收,促进炎症消退。每日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引流管需定期冲洗维护。

4、手术治疗

消化道穿孔、阑尾化脓等需急诊手术,常见术式包括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肠造瘘术等。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观察有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二次手术概率较高者需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

5、营养支持

恢复期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首选短肽型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营养支持有助于修复受损肠黏膜,改善免疫功能。

腹膜炎患者康复期需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腹部超声,监测炎症指标。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进行腹部肌肉康复训练。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