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眼球出现黑点可能与玻璃体混浊、结膜色素痣、视网膜病变、眼内异物、黑色素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玻璃体混浊是眼球出现黑点的常见原因,多与年龄增长、高度近视或眼部外伤有关。玻璃体中的胶原纤维变性凝聚,在视网膜上投射出阴影,表现为眼前飘动的黑点或絮状物。轻度混浊可遵医嘱使用卵磷脂络合碘片、氨碘肽滴眼液等药物改善微循环,若伴随闪光感应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
结膜色素痣是结膜层的良性色素沉着,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黑色斑点,多与先天发育或紫外线暴露相关。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但若痣体突然增大、颜色加深或出血,需通过结膜病损切除术排除恶变可能。日常需避免揉眼及强光刺激,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能导致视网膜出血,在视野中出现固定黑点。这类患者常伴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配合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VEGF药物,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金属碎屑、砂砾等异物进入眼内可能黏附在结膜或角膜上形成黑点,常伴随眼红、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需通过裂隙灯检查定位异物,表浅异物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除,深层异物需在表面麻醉下用无菌针头取出,术后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早期表现为视野缺损或固定黑点,可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和磁共振成像确诊。根据肿瘤大小选择巩膜敷贴放疗、经瞳孔温热疗法或眼球摘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肝肺等器官排除转移。
发现眼球黑点后应避免自行使用眼药水,减少长时间用眼和剧烈运动。建议每日进行远近交替视物训练,饮食中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黑点数量增多、伴有视力骤降或头痛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到眼科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