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病人可通过控制血糖、每日检查双脚、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合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等方式保护双脚。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溃疡甚至截肢。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周围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病人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配合低糖饮食和适度运动,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神经病变会使足部对疼痛、温度等感觉迟钝。建议每天在光线充足处检查足底、趾缝等部位,观察是否有伤口、水疱、红肿或皮肤变色。视力不佳者可借助镜子或请家人协助,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每日用37℃以下温水清洗双脚,避免长时间浸泡。清洗后彻底擦干趾缝,可涂抹尿素维E乳膏预防皲裂。禁止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暖脚,修剪趾甲应平直避免过短,出现鸡眼或胼胝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穿着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子,避免有接缝或补丁的袜子。选择圆头、厚底、宽松的软皮鞋,鞋内应光滑无突起物。新鞋初次穿着不超过2小时,穿鞋前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禁止赤脚行走或穿人字拖等不包覆的鞋款。
远离高温表面如沙滩、地暖,冬季注意防冻伤。进行足部运动如踮脚尖、踝泵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行走。发现足部伤口即使微小也需及时消毒处理,使用无菌敷料覆盖,禁止自行挑破水疱或使用腐蚀性药物。
糖尿病病人应建立足部护理日常习惯,每3-6个月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专科进行足部检查。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微循环,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出现足部麻木、刺痛、温度觉异常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