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咽颊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胃酸反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抗过敏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是咽颊炎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咽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咽颊炎通常具有自限性,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家长需注意儿童的口腔清洁,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咽颊炎,表现为咽部充血、扁桃体化脓、高热等症状。细菌性咽颊炎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家长应确保患儿完成全程用药,防止耐药性产生。
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引发过敏性咽颊炎,典型症状包括咽痒、阵发性咳嗽、咽喉水肿等。过敏体质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过敏药物。家长需帮助儿童识别并远离过敏原,保持室内环境清洁。
长期暴露于干燥空气、粉尘或化学气体中可能刺激咽部黏膜,导致慢性咽颊炎,表现为咽干、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改善环境湿度、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有助于缓解症状,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咽炎片、银黄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等中成药。
胃食管反流疾病可能导致胃酸刺激咽部黏膜,引发反流性咽颊炎,常伴有烧心、反酸、晨起声嘶等症状。患者应避免睡前饮食,抬高床头,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抑酸促动力药物。
咽颊炎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室内保持50%-60%的湿度,冬季使用加湿器预防干燥。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日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进食情况和精神状态,避免因咽痛导致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