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支原体肺炎

3.65万次浏览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儿童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等症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病因主要有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季节因素、基础疾病等。可通过血常规检查、血清学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并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克拉霉素片等药物治疗。

1、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发热、咽痛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罗红霉素颗粒等。患儿需隔离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2、免疫力低下

营养不良、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因素可能导致儿童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这类患儿除呼吸道症状外,还可能伴有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表现。建议加强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溶液等免疫调节剂。

3、接触传染源

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可能引发传播。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咳嗽、低热等。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患病儿童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4、季节因素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空气干燥,有利于病原体传播,此时发病率较高。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逐渐发展为肺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湿度,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

5、基础疾病

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易发生重症感染。这类患儿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症状,需住院治疗。除抗感染治疗外,还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管理,必要时进行氧疗等支持治疗。

预防小儿支原体肺炎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养成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在流行季节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患儿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饮水保证充足休息。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肺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