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交感性眼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眼科专科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
裂隙灯检查可观察眼前节炎症反应,如角膜后沉积物、房水闪辉等。交感性眼炎患者常出现双眼葡萄膜炎体征,检查时需对比健眼与伤眼情况,发现虹膜睫状体炎或玻璃体混浊时需高度警惕。
该检查能显示视网膜血管渗漏及脉络膜炎症病灶。典型表现为造影早期脉络膜灌注延迟,晚期多灶性强荧光渗漏,有助于鉴别其他类型葡萄膜炎。检查前需排除造影剂过敏史。
OCT可检测黄斑区视网膜层间积液和脉络膜增厚。交感性眼炎急性期常见神经上皮层脱离,慢性期可能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萎缩。该检查对评估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UBM适用于观察眼前段结构,能清晰显示睫状体水肿、周边虹膜前粘连等改变。对于瞳孔后粘连或角膜混浊无法进行裂隙灯检查时,UBM可提供补充诊断依据。
需排除感染性葡萄膜炎,包括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沉增快或C反应蛋白升高,但无特异性。HLA分型检测对遗传易感性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确诊交感性眼炎后需立即启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急性期可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后续改为醋酸泼尼松片口服。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等可用于顽固性病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定期复查眼底。出现视力骤降、眼痛加重时须及时返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