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餐后血糖一般建议控制在7.8毫摩尔/升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理想目标为不超过10.0毫摩尔/升。具体数值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年龄及并发症风险等因素调整。
健康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应低于7.8毫摩尔/升,此时胰岛素分泌正常,能有效代谢食物中的葡萄糖。若偶尔达到8.0-9.0毫摩尔/升可能与饮食过量或高糖食物有关,可通过调整膳食结构改善。长期超过7.8毫摩尔/升需警惕糖耐量受损,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控制相对宽松,7.8-10.0毫摩尔/升为可接受范围,但年轻或并发症较少者应尽量接近7.8毫摩尔/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要求更严格,餐后1小时血糖需低于7.2毫摩尔/升,2小时低于6.7毫摩尔/升。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为避免低血糖风险,可适当放宽至11.1毫摩尔/升以下。血糖监测应采用静脉血浆葡萄糖或经认证的家用血糖仪,指尖血检测时需注意消毒规范,避免误差。连续动态血糖监测能更全面反映血糖波动趋势,尤其适用于血糖控制不稳定人群。
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和药物干预综合管理血糖。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餐后30分钟进行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峰值。定期监测并记录血糖数据,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避免空腹饮酒或过度节食,防止反应性高血糖或低血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