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下降怎么办

2.32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记忆力下降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心理疏导、药物治疗、认知训练等方式改善。记忆力下降通常由睡眠不足、营养不良、心理压力、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建议每天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和昼夜颠倒,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能促进大脑血液循环。戒烟限酒,减少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2、补充营养

适量增加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鸡蛋、大豆,有助于神经递质合成。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高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绿叶蔬菜,帮助维持神经系统功能。可适量食用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杏仁,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

3、心理疏导

长期焦虑抑郁会影响海马体功能,导致记忆障碍。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缓解压力。培养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等艺术活动,刺激大脑多个区域。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保持社交活动,与亲友定期交流。

4、药物治疗

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记忆障碍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能需要盐酸多奈哌齐片等胆碱酯酶抑制剂。脑代谢改善药物如吡拉西坦片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抑郁导致的记忆问题可能需要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所有药物都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5、认知训练

定期进行记忆游戏如数字记忆、单词联想等练习。学习新技能如外语、乐器等能刺激大脑神经可塑性。阅读书籍后尝试复述内容,强化记忆提取能力。使用记忆宫殿等记忆术进行系统训练。保持大脑活跃状态,避免长时间被动接收信息。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黑巧克力。坚持规律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与协调性训练相结合。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给大脑充分休息时间。建立备忘录习惯,使用日历提醒重要事项。如记忆力持续明显下降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老年人可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早期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