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肚子饿怎么办

9877次浏览

刘福强 副主任医师

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监测血糖、合理加餐、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糖尿病引起的饥饿感通常与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饮食控制不当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采用低升糖指数食物替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用糙米代替白米饭,全麦面包代替普通面包。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及适量健康脂肪如坚果、橄榄油,有助于延缓胃排空速度。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导致餐后血糖骤升骤降。

2、监测血糖

规律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使用血糖仪记录数据。饥饿感突然加重时需立即测量血糖,排除低血糖可能。若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按医嘱补充15克快速吸收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15分钟后复测血糖。

3、合理加餐

在两餐之间安排健康加餐,选择无糖酸奶搭配10颗杏仁,或200克低糖水果如草莓。加餐热量控制在100-150千卡,避免影响正餐进食量。睡前1小时可饮用250毫升无糖牛奶预防夜间低血糖。

4、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奇亚籽、西蓝花等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在胃肠内吸水膨胀能增加饱腹感,同时减缓糖分吸收速度。注意逐步增加摄入量并配合足量饮水,避免胃肠不适。

5、遵医嘱用药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胰岛素治疗患者需按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避免漏打导致血糖升高引发饥饿感。出现持续饥饿伴心悸出汗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应急糖块,外出时注意定时进餐。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