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适量喝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燕麦粥、红枣粥等养胃。慢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餐后饱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并调整饮食。
一、食物
小米粥富含维生素B族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修复胃黏膜。小米中的色氨酸能促进胃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煮制时可搭配少量枸杞,避免添加过多糖分。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期建议将小米熬至软烂,减少胃肠负担。
南瓜粥含有果胶和胡萝卜素,能在胃部形成保护膜。南瓜中的锌元素有助于加速胃黏膜修复,钾离子可调节胃酸分泌。建议选择老南瓜炖煮,消化功能较差时可过滤掉粗纤维部分。
山药粥含黏蛋白和淀粉酶,能中和胃酸并促进消化。山药多糖具有抗炎作用,可缓解胃部炎症。新鲜山药去皮后需浸泡去黏液,与粳米同煮至粘稠状效果更佳。
燕麦粥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吸附胃部多余胃酸。β-葡聚糖成分能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建议选择纯燕麦片而非即食产品,煮制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上使其充分糊化。
红枣粥的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环。红枣需去核后与粳米同煮,避免枣皮刺激胃黏膜。合并反酸症状者应减少红枣用量,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
二、药物
用于慢性胃炎伴胃酸过多,可中和胃酸并保护胃黏膜。该药能快速缓解烧心、反酸症状,需在餐后1小时咀嚼服用。长期使用可能影响磷吸收,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适用于胃黏膜损伤修复,通过增加前列腺素合成促进胃上皮再生。服药期间可能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与抑酸药联用需间隔2小时。
针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用药后可能出现黑便属正常现象,治疗期间禁止饮用牛奶和碳酸饮料。
用于改善胃黏膜营养状态,谷氨酰胺成分可直接参与黏膜修复。肠溶胶囊需整粒吞服,避免与温度超过40℃的流食同服。
适用于胃炎伴胃肠动力紊乱,可调节胃平滑肌运动节律。该药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
慢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每日进食5-6次小份量餐食。避免辛辣、腌制、油炸等刺激性食物,餐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位。可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促进胃肠蠕动,冬季注意胃部保暖。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胃镜,监测黏膜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