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及手术指征是什么

2802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包括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及腹部包块,手术指征为出现肠坏死、穿孔或非手术复位失败。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需及时干预以避免严重并发症。

1、阵发性哭闹

患儿因肠管痉挛收缩引发剧烈腹痛,表现为突发性哭闹伴屈膝蜷缩姿势,间歇期可暂时安静。症状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家长需警惕肠套叠可能,及时就医排查。

2、呕吐

早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含胆汁或粪渣样物。呕吐频率与肠梗阻程度相关,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家长需记录呕吐次数及性状供医生参考。

3、果酱样血便

肠系膜血管受压导致出血,粪便混有血液和黏液呈暗红色果酱样,多在发病后6-12小时出现。家长发现此类便需立即送医,避免延误灌肠复位时机。

4、腹部包块

右上腹可触及腊肠样包块,质地韧且压痛明显。体检时患儿常因疼痛抗拒触摸,家长需配合医生安抚患儿完成检查。超声检查可明确包块位置及套叠类型。

5、手术指征

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发病超过48小时或出现腹膜刺激征时需手术。术式包括手法复位术或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需禁食胃肠减压,家长应遵医嘱护理伤口并观察排便情况。

患儿恢复期应给予低渣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哭闹诱发肠蠕动紊乱。定期随访复查超声,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出现食欲减退或异常哭闹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