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老是咬到舌头边缘

9213次浏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睡觉时频繁咬到舌头边缘可能与睡姿不当、牙齿咬合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睡姿压迫导致舌体移位、磨牙症或牙齿排列不齐、癫痫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异常、舌体肥大或口腔结构异常、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肌肉松弛。

1、睡姿压迫

侧卧位或俯卧位可能使舌头受到颊部压力导致移位。建议调整睡姿为仰卧位,使用记忆枕保持头部中立位。若伴有打鼾,可尝试抬高床头15度。长期单侧睡姿还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表现为晨起时关节弹响或疼痛。

2、牙齿咬合问题

磨牙症患者在睡眠中无意识咬合时易误伤舌侧。牙齿排列不齐如反颌、深覆颌会改变舌体活动空间。口腔科可通过佩戴咬合垫矫正,严重错颌畸形需正畸治疗。伴有牙齿磨损者建议使用氟化钠护齿凝胶预防牙本质敏感。

3、神经系统疾病

癫痫发作时舌肌强直收缩可能导致咬伤,需神经内科评估脑电图。帕金森病患者存在运动迟缓可能影响舌体协调性,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可改善症状。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也可能出现舌肌控制异常。

4、舌体结构异常

巨舌症或舌系带过短会限制舌体活动范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黏液性水肿可导致舌体肥大,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口腔颌面外科可通过舌成形术矫正,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

5、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因上气道塌陷引发代偿性舌前伸。多导睡眠监测可确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有效改善。伴有肥胖者需减重,可使用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辅助代谢调节。

建议记录咬舌发生的具体位置和频率,睡前避免摄入酒精或镇静类药物。保持口腔湿润可减少舌体黏附,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口腔喷雾缓解黏膜损伤。若每月发作超过3次或伴有无意识抽搐、流涎等症状,需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口腔黏膜科。日常可进行舌肌训练如舌尖抵上腭保持10秒重复10次,增强肌肉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