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大血管病变等。这些并发症通常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可能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进行综合管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或眼前黑影飘动。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渗出、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早期可通过眼底荧光造影确诊,治疗需严格控制血糖,必要时采用激光光凝术或玻璃体切除术。常用药物包括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
糖尿病肾病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肾功能进行性下降。高血糖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导致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诊断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压,常用药物有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终末期可能需透析或肾移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症状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夜间加重。发病与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和微循环障碍有关。诊断依靠神经电生理检查,治疗包括血糖控制、改善微循环和营养神经,常用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等药物。严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或夏科氏关节。
糖尿病足表现为足部溃疡、感染或坏疽,多因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可能出现足部畸形、胼胝或无症状性骨折。治疗需清创、控制感染、改善血供,严重者需截肢。预防措施包括每日检查足部、避免外伤和选择合适鞋袜。常用药物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等。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动脉疾病,表现为心绞痛、脑梗死或间歇性跛行。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治疗需综合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患者应戒烟并定期进行血管评估。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糖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和戒烟限酒。每日监测血糖变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出现视力下降、水肿、手足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降糖方案,同时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