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药物治疗、定期随访、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干预。胃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酸反流、遗传因素、胆汁反流、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
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倾向的胃息肉通常建议内镜下切除。高频电切术和黏膜切除术是常用术式,适用于广基息肉或腺瘤性息肉。术后需禁食6-8小时,1个月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警惕迟发性出血和穿孔风险。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胆汁反流者可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缓解症状。炎性息肉患者可短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直径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腺瘤性息肉切除后需在3-6个月后首次复查。随访期间出现黑便、呕血或腹痛加重应立即就医。胃底腺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患者需终身监测,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每日摄入50克以上西蓝花、卷心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其含有的异硫氰酸盐具有抑癌作用。避免腌制、烟熏及超过65℃的热食,减少亚硝酸盐摄入。胃酸过多者应限制浓茶、咖啡、巧克力等食物。餐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睡前3小时禁食。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烟草中的亚硝胺会刺激胃黏膜增生。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之间,肥胖会增加胃食管反流概率。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胃黏膜修复障碍。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
胃息肉患者应建立饮食日记记录症状触发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霉变食品。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油炸烧烤。保持餐具清洁并定期消毒,聚餐时使用公筷。情绪管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长期焦虑会通过脑肠轴加重胃黏膜损伤。若出现持续腹胀、食欲下降或体重减轻等预警症状,应及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和增强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