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肚子有蛔虫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脐周隐痛、食欲异常、磨牙、面部白斑等。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感染,可能通过饮食不洁、接触污染源、卫生习惯不良、免疫力低下、儿童群体高发等因素传播。
蛔虫成虫在肠道内活动可能刺激肠壁,引发间歇性脐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疼痛程度较轻但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腹胀或肠鸣音亢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甲苯咪唑片等驱虫药物,同时注意饮食卫生。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或食欲亢进伴体重下降,蛔虫消耗宿主营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儿童患者易出现异食癖,如啃食泥土、纸屑等。建议家长观察孩子进食情况,及时就医检查粪便虫卵。
蛔虫代谢产物刺激神经系统可能导致睡眠中磨牙,儿童患者尤为常见。长期磨牙可能损伤牙齿釉质,需与精神因素引起的磨牙鉴别。驱虫治疗后症状多可缓解,必要时可配合口腔防护措施。
部分患儿面部出现边缘不清的浅色斑块,俗称虫斑,可能与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皮肤色素代谢异常有关。该症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不可仅凭白斑诊断蛔虫病。
蛔虫幼虫移行或死亡时可能引发荨麻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出现哮喘样症状。此类情况需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同时进行病原治疗。
预防蛔虫病需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水果、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消毒。儿童群体建议每半年检查一次粪便常规,流行地区可预防性服用复方甲苯咪唑颗粒。出现持续腹痛、营养不良或肛门瘙痒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因蛔虫扭结成团引发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