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小孩肺动脉狭窄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生活护理等方式治疗。肺动脉狭窄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遗传因素、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导管未闭等原因引起。
肺动脉狭窄程度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地高辛口服溶液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片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螺内酯片可预防电解质紊乱。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
中重度肺动脉狭窄可采用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通过导管扩张狭窄的肺动脉瓣。该治疗创伤小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心律失常或瓣膜反流,需密切观察。介入治疗后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
严重肺动脉狭窄或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时,需进行肺动脉瓣切开术或心内修补术。手术可彻底解除梗阻,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术后需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并持续监测心肺功能。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均需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随访中若出现活动耐力下降、紫绀加重等情况,提示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家长应记录患儿日常活动量及症状变化。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控制每日饮水量,采用低盐饮食。呼吸道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流感季节可接种疫苗预防。保证充足睡眠,婴儿喂养时采用少量多次方式,避免过度哭闹增加耗氧量。
家长应学会监测患儿心率及呼吸频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二手烟。根据医生建议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逐步提高活动耐量。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评估生长发育状况,确保营养摄入满足心脏康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