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新生儿黄疸嗜睡可能由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新生儿败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蓝光照射、药物治疗、换血疗法、手术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可能出现皮肤黏膜黄染,与肝脏代谢胆红素能力不足有关。通常表现为轻度嗜睡、食欲稍差,黄疸在7-10天自行消退。家长需加强喂养促进排便,帮助胆红素排出。若黄疸持续加重,需遵医嘱使用茵栀黄口服液或配合蓝光照射治疗。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干扰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2-3周。新生儿表现为嗜睡但反应尚可,体重增长正常。家长可暂停母乳喂养48小时观察黄疸变化,或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即可逐渐恢复。
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红细胞破坏,导致严重黄疸和嗜睡。可能伴随贫血、肝脾肿大,需紧急就医。医生可能采用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阻断溶血,或使用苯巴比妥片诱导肝酶活性。重度病例需换血治疗,同时配合蓝光照射降低胆红素水平。
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淤积,表现为进行性黄疸加重、陶土色大便和嗜睡。需通过超声检查确诊,早期可尝试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但多数需在出生60天内行葛西手术重建胆道。术后需长期使用脂溶性维生素AD滴剂预防营养不良。
细菌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除黄疸嗜睡外还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喂养困难。血培养确诊后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时联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家长需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避免交叉感染。
家长应每日观察新生儿黄疸范围变化,保证充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进行蓝光治疗时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注意补充水分。避免使用茵陈、栀子等中药自行灌服,所有药物均须严格遵医嘱。若新生儿出现拒奶、肌张力低下或尖叫等异常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出院后定期随访胆红素水平,直至黄疸完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