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结膜结核病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用药、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结膜结核病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眼部充血、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结膜结核病需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这些药物能有效杀灭结核分枝杆菌,控制病情发展。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结膜结核病可配合使用局部药物辅助治疗,如妥布霉素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等抗菌药物,有助于控制继发感染。严重病例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局部用药前应清洁双手,避免污染药液。滴眼时注意不要将瓶口接触眼部,防止交叉感染。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结膜结核病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结膜病灶切除术、结膜成形术等。术前需控制结核活动期症状,术后仍需继续抗结核治疗。手术可清除局部病灶,改善症状,但需由专业眼科医生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结膜结核病患者应保证充足营养摄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促进康复。饮食应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可适量食用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营养不良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需特别关注体重变化。
结膜结核病患者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包括眼部检查、痰结核菌检查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等。复查可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变化。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需完成全程治疗以防复发。治疗结束后仍需随访观察,警惕结核复发可能。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
结膜结核病患者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眼或过度用眼。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阳光充足。不与家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治疗期间若出现视力下降、眼痛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同时需配合医生进行全身结核筛查,排除其他部位结核感染可能。